中国会议人论坛-会议人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中国会议人论坛-会议人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7|回复: 0

2021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2021)举办

[复制链接]

3108

主题

3109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6
发表于 2021-12-7 09: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校联合承办2021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专题会来源: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时间:2021-12-06   

2021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2021)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部门联合主办。IEID2021包括8场平行专题会,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专题会”由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共同承办,于12月2日在同济大学举行。专题会汇聚全球十位顶尖专家作特邀报告,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原理性突破所需的支撑点以及对产业创新赋能的发力点。专题会旨在通过跨界融合,整合资源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专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陈左宁院士,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徐进,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专题会组委会主席陈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等嘉宾云集会场。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教授、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副主任洪奕光教授和陈虹教授分别担任会议主持人,近百名师生、企业代表现场聆听,近万人在中国工程院知领直播平台收看在线直播。

陈左宁在致辞中表示,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是聚焦重大创新及相关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的高端国际论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专题会由同济大学和中国工程院有关学部承办,围绕人工智能学术研究热点、工程科技前沿、新兴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界、企业界来进行思维碰撞,能够指导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陈杰在致辞中介绍了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情况,以及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成立的,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人才优势聚焦数字化城市开展的关键技术攻关情况。

会议邀请了十位海内外知名专家作精彩报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IEEE Fellow、IFAC Fellow、CAA Fellow Lihua Xie以“Percep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Unmanned Systems in Complex Environment”为题,重点介绍一种最近开发的通用融合框架,称为VIRAL(视觉惯性测距激光雷达)传感器融合,展示了融合算法在基于无人机的结构检查和物流环节中无人搬运车上面的应用,讨论了语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中面临的挑战和最新发展状况。

纽约大学教授、IEEE Fellow、IFAC Fellow、CAA Fellow Zhong-ping Jiang通过分享题为“Learning-based Control in the Era of AI and Autonomous Vehicles”的报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范式,称为“基于学习的控制方法”,它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和无模型机器学习的方法,以保证动态系统在不确定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日本东京索菲亚大学教授Tielong Shen作了“The Connectivity and Control for Improving Energy-efficiency of Electrified Vehicles”的报告,介绍了基于互联方式的车辆运行系统实现最佳能效的新挑战,详细解释了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功力需求的基于预测最佳能源管理策略,讨论了处理大规模电动汽车群体行为的平均场控制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 Fellow、IFAC Fellow、CAA Fellow、HKIE Fellow Jie Huang带来“Distributed Nash equilibrium seeking over jointly connected switching networks”的报告,揭示在联合联通的切换网络上寻求分布式纳什均衡的方法。

童小华教授以《月球探索的着陆区智能遥感选址研究》为题,介绍了月球南极着陆探测的关键要求及其高分辨率三维地形与光照模型产品的制作,为我国月球南极地区着陆探测任务提供精确智能的空间信息支持。

加拿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大略大学教授Mark Daley作题为“Machine learning as a collaborative scientific hub”的报告,分享了他所在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跨越国界和学科的科学合作,以及自己作为一位机器学习者、数据科学家的工作,试图解开创伤性脑损伤的生理机制的奥秘。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Xiaoming Hu作了“Invariances, Nash equilibria and emergence beyond consensus for multi-agent systems”的报告,介绍了使用非合作微分博弈、最优控制和流形理论等工具来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涌现,尤其是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明显相关的非共识涌现,讨论非合作微分博弈框架中的涌现。

德国马普智能所教授、IEEE Fellow Metin Sitti以“Physical Intelligence as a New Paradigm”为题,讨论了物理智能,还介绍多种小型机器人。在这些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物理智能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仿生软体微型机器人,是一种呈现出多功能、自适应和形变可编程的多运动模态系统,这些系统可在复杂的环境中运行,例如在人体内部,以实现未来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原IFAC主席、IEEE Fellow、IFAC Fellow Frank Allgower作了“The Power and Future Needs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的报告,从反馈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和科学界中的重要性开始,讨论了复杂交互系统的新发展和新挑战,强调严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David Cebon以“Minimis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road freight”为题,讨论了专注于电动和氢动力车辆,改进运输装备系统和改进组织货物运输的物流系统,使公路货运系统更具可持续性的方法。

10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引起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陈左宁、陈杰等与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交流,现场听众也踊跃提问。

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人工智能要与产业紧密融合,既要助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也要基础研究的突破创新,还要搭建好与传统行业产业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在当前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加凸显。要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成果,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济大学始终认真贯彻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紧密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坚持“四个面向”,聚全校之力,开展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

此次专题会是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科学中心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重大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重大科学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科学中心深度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点任务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会议论坛-会议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GMT+8, 2024-12-23 02:04 , Processed in 0.0283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