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议人论坛-会议人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中国会议人论坛-会议人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9|回复: 0

刘松萍:对展览活动属性定位及其政策含义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3108

主题

3109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6
发表于 2020-5-13 09: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松萍:对展览活动属性定位及其政策含义的再思考
2020年05月13日 09:1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览活动属性重新界定的思考》这篇文章,是我被许锋先生写的《会展重启:中国这么做,德国那么做》一文所激发了自己长时间以来的一个思考点。上周六通过我们广东组展企业协会公众号发出,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业界的重视和关注。此后业界纷纷转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长沙会展办陈树中主任通过中经网会展微信公众号发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会展活动实践与会展属性》,在第一时间写了结合湖南车展的实战经验,从另一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树中主任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全球第一展”的组织策划牵头人,有担当、有作为,为推动会展业的复工复产做出巨大的贡献,令人钦佩。显然,不同角度的讨论有利于大家共同推动会展环境的改善。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在此对我的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

  对专业展览会商务活动属性的定位虽然有复工复产的考量,但更有常态下会展应进行风险分层管理的意指

  疫情下所有活动都必须注重安全防范,这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明确的指导意见,会展也有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标准,这方面长沙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此时强调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一方面与会展业的复产有关,因为展览的特殊性,不复产不可能真正实现复工,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启,而具有商务属性的专业展览会应当成为率先重启的第一梯队;另一方面与被学界和业界所忽视的会展行业风险研究相关,因为以往我们痴迷于推动会展业的发展,而对其中潜藏的风险制约因素研究不足,以至于将所有的会展活动风险都简单地归入因聚集而形成的高风险类别了。

  事实上,目前关于会展业全面重启的争论,都与对其产业风险属性定位的不同认识有关。虽然从形态上看,所有的会展活动具有集聚属性,但是集聚是一个中性概念,是否构成风险与集聚程度相关。换言之,目前的防疫风险不是来源于集聚,而是来源于社交密度。集聚不必然引发疫情,社交密度才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当然认为专业展览会也一定具有集聚的形态属性。之所以提出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一方面是强调它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是想说明它也不必然构成风险来源。由此可以导出推论: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集聚性活动只要控制好社交密度、接触时间和空气流通,是可以重启的;作为受控的集聚性活动,专业展览会当然在重启之列;而作为具有商务属性的集聚性活动,专业展览会价值体现更为明显,理应在最先重启之列。

  这里实际上提出一个如何进行会展业风险等级认定的问题,也因此不能不涉及对会展业各个层面的属性认识的问题。我们认为,会展业风险等级认定应分层进行,只从集聚这一形态属性出发将会展业认定为高危行业是简单化的做法。根据各个细分活动领域(如展览、会议、节事等)的特性、价值及受控程序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将更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全社会的疫情防控大局,是在发展与稳定之间取得综合平衡的理性选择。在这一理念下提出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命题,无非是强调了一下专业展览会内在价值,提醒有关部门可以有更大的底气支持专业展览会的重启,这在当下是有现实意义的。

  树中主任在文中提出展览业可视为风险可控的集聚活动,与我们认为专业展览会是一种受控的商务活动虽然在出发点上不同,但是在最终效应上相同的,可谓殊途同归。所谓最终效应一方面是指重启展览业可行,另一方面为国家层面提出的“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提供一个注脚。国务院国发明电〔2020〕14号中关于重点场所防控意见明确指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长沙以一已之力,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会展业重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也在理论层面上助一臂之力,恰恰避免了因一个学术概念可能导致的误导倾向。

  对专业展览会商务活动属性的定位为市场化办展环境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切口,长期来说有利于会展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正如树中主任所言,如何优化办展环境,减轻主办单位负担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再展开讨论。只是强调一点,市场化的商业展览会在疫情之下,迫切需要呵护和支持,这里也涉及对专业展览会属性的认识问题。

  疫情下如何高标准安全管理都是必须的,湖南车展的卫健部门在展会期间派出专业人员和团队,驻会服务指导,提出 “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消毒必做”“突发必处”的“六必”办法和因地制宜、因会制宜、因企制宜、因时制宜都为全国会展机构提供宝贵经验和可操作的措施。

  其实大型高规格的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也有一整套严格的安保标准,对一定级别的重要领导人物出席的活动包括展览也是有特定的安保标准和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化的专业展览会更强调观众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行业的信息化也日渐成熟,可为展览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大量人流聚集是展览特征之一,提出展览会属性界定为专业商务活动并不是否认其人流聚集性, “会展等商务活动是高度有序组织的,每位参观者、参会者和演讲人、展商都是可追踪、可监测的”只是一方面,更要强调的是会展人员聚集目的是为了商务活动,如同商超的人员集聚在商场是为了购物、旅游景点大量人员集聚在景区是为了观光是同等道理。以往对展览的大型聚集活动特性强调的更多是稳定、防恐等,而对展览的专业商务活动特性考虑不足,在此定位下有关职能部门的做法也可说是职责所在,所以优化发展环境的解决之道还在于回归专业展览的本源:风险相对可控大型聚集性商务活动。立足会展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不同属性,更有利于会展行业管理机构依据不同规模、内容、品牌特点等,分类制定不同的标准,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就市场化的专业展览会而言,基于其商务活动属性,而不是人流集聚的概念,降低相关安保标准,是可以期望的。这就涉及了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对会展的价值认识、扶持政策力度等宏观管理层面的问题,这将是另一个探讨的话题。

  专业展览会商务活动属性定位的政策含义

  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讨论,只是提出三个观点:

  第一,可控。强调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提示政府管理部门,专业展览会活动受控,重启风险可控。常态化防控要求应对全社会、全行业、全人群进行“场景化”管理,即以人流密度、接触时间和空气流通度为维度,划分为高危场景、中危场景、低风险场景和无害场景,无论什么行业属性,能够实现后两个场景,就可重开,专业展览会可大概率实现低风险场景。

  第二,减负。强调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提示政府管理部门其作为会展行业价值中枢的属性,更突显为专业展览会提供最优发展环境的必要性。

  第三,分层。强调专业展览会的商务活动属性,提示政府管理部门对会展业实施分层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风险认定上,应分层次进行,不宜依据集聚特性整齐划一地进行认定。

  (作者:刘松萍,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会议论坛-会议社区-会议服务行业交流社区

GMT+8, 2024-12-22 19:45 , Processed in 0.0439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